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习园地 >> 正文

【新中国的记忆征文】真实存在的记忆

时间:2019-06-06 作者:郑 骅 点击:[]

档案作为一个承载人类历史和记忆的特殊载体,它离我们这么近,又离我们这么远。从结绳记事、口口相传的远古开始,人们就梦想通过一种特殊的载体把历史真实完整地记录下来,一代又一代聪明的人类用各种办法去尝试,直到出现了档案,它记录了历史、还原了历史、承载了历史。

对于那些历史的记忆,档案虽没有人物诉说的声情并茂、没有日记的情感宣泄、没有史书的生动演绎,但它所兼有的内在价值,客观而翔实,它就是真实存在的记忆。档案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,各项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档案。

记忆中,有两件事让我对档案发挥的重要作用有了真切的感受。

一件是帮我的父亲办理退休手续的事。我的父亲是一家倒闭企业的职工,到退休年龄准备办理退休手续时,却因具体年龄问题,导致迟迟办不了手续。父亲询问有关部门,被告知必须提供刚参加工作时的档案资料。可是,父亲的工作单位早已不存在,有关部门保存档案资料又不完整,查了半天,一无所获。后来,经人指点,我和父亲去了档案馆。在档案馆工作人员的热心帮助下,终于在门类繁多、纸张泛黄的档案卷宗里如大海捞针般找到了父亲30年前的档案资料。看着档案资料上父亲那朝气蓬勃的免冠黑白照片、记载荣誉的工作经历、与户籍登记一致的身份信息,我惊喜万分,好像一下子看到了父亲勤勉的那段青春岁月。临走时,父亲紧紧地握住档案馆工作人员的手,一个劲儿地说着“谢谢,谢谢。”我知道,此时父亲的内心十分激动,他对档案工作人员表达着最真挚的谢意。

另一件是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事。一次,我和同事去调解一起家庭纠纷。事情的起因是因为房屋的原因,纠纷的主角是两兄弟。20世纪80年代,他们的父亲去世,就把老屋一分为二。两兄弟分家后,经过几十年发展,各自拆了老屋盖了新楼,但双方都认为对方盖楼时占了自己的地方。原本在困难时期和和睦睦的亲兄弟,生活好了反而鸡犬不宁,双方你来我往斗得不可开交。居委会、镇政府调解了几次都不行,双方互不相让,大有老死不相往来之势。同事很有经验,了解情况后就带着我去查城建档案。经过一番查找,果然找到了有关档案,上面清清楚楚地显示着双方的边界。从这件档案入手,我们连续进行了几次调解,慢慢地,双方都理解了、消气了,最后化干戈为玉帛。这件事给我印象深刻,与其说是我们调解的功劳,不如说是档案的功劳。

档案使人们对历史的触摸陡然增加了真实感和厚重感,它跨越了时空的纽带,承载着过往、现在和未来。它是一幅弥足珍贵的历史画卷,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资源平台,是真实存在的记忆。

随着社会的进步,档案记录载体不断更新,档案查询功能愈加强大,档案运用领域更加广泛,户籍档案、学籍档案、人事档案、就业档案、健康档案等不断完善,可以说,我们每个人、每个家庭的生活都离不开档案,它已深深影响了每个人的生命轨迹,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社会关系。人类的昨天离不开档案,人类的今天离不开档案,人类的明天更离不开档案。

原载于《中国档案报》2019年6月3日总第3381期第四版

上一条:国际档案日的由来和意义
下一条:【新中国的记忆征文】七十载,快马扬鞭兰台畔

关闭

校址:无锡市广瑞路390号    邮编:214011

电话:0510-82409078  苏ICP备05002281号

Copyright ©2006-2021 版权所有 © 无锡开放大